斯慕圈(BDSM)的社交与交友需求强烈,许多新人通过微信社群或社区接触字母圈。然而,社群文化并非总是健康包容。字母社区灰姐结合自身经历与观察,揭露斯慕圈社群中的“社群暴力”现象,分享如何加入健康社群,践行安全、自愿、理智(SSC)的BDSM原则。
社群暴力的早期记忆:权力滥用与身份贬低
灰姐回忆大学时期加入的一个所谓“北京高端”QQ群,群内规则充满权力不对等:
- 不平等的验证:Sub(M)需拍摄验证视频,而Dom(S)只需通过群主“面试”,回答问题以证明对字母圈的认知,获取入群资格。
- 言语压迫:Sub若言辞不够“恭敬”,会被群内Dom集体指责,冠以“话都说不好,怎么当M”的羞辱,甚至被要求写检讨、举牌拍照,否则踢出群。
灰姐私信询问一位女Sub是否心甘情愿,得到的回答是:“字母圈不就是这样吗?”这种现象让灰姐意识到,部分社群以“权力优势”为名,行施暴之实。这种“社群暴力”让新人感到压抑,扭曲了BDSM的平等与尊重本质。
社群文化的进步与新问题
从2016年起,国内斯慕圈社群逐渐进步:
- 科普与教育:许多社群开始普及SSC原则、安全词等知识,举办主题交流课,提升新人对BDSM的认知。
- 包容性提升:社群高举“自由与包容”旗帜,吸引更多新人加入。
然而,社群暴力并未消失,而是以更隐性的方式存在,例如“安全词羞耻”现象。
安全词羞耻:社群暴力的新形式
安全词是BDSM实践的最后防线,任何人(Dom或Sub)在感到不适时可喊出安全词,立即终止行为。理论上,安全词是必备的,且不应因经验或自信而忽视。然而,灰姐潜水观察发现,一些社群中存在“安全词羞耻”的潜规则:
- 案例:一位Dom在社群中吐槽另一位Dom“技术差”,因为其Sub频繁使用安全词,暗示安全词=无能。
- 潜规则形成:
- 对Sub:喊安全词被视为“丢脸”,部分Sub宁愿强撑到极限,也不愿喊出,以证明自己“优秀”。
- 对Dom:Sub使用安全词被解读为Dom技术不足,导致Dom害怕听到安全词,偏好不喊安全词的Sub。
- 后果:安全词沦为“摆设”,违背SSC原则,增加实践中的心理与生理风险。
安全词的正确使用:健康BDSM的关键
事实上,善于使用安全词的Sub才是经验丰富、值得尊重的实践者:
- 减轻Dom压力:Sub使用安全词能明确表达边界,让Dom更放心地主导,无需时刻猜测Sub的状态。
- 提升实践安全:安全词为双方提供清晰的反馈机制,避免因误判导致的伤害。
- 打破羞耻感:使用安全词是成熟的体现,反映了Sub对自己和关系的尊重,而非“无能”或“失败”。
反之,若Sub因羞耻不敢喊安全词,Dom需独自承担评估风险的重担,实践可能变得畏缩或危险。
如何加入健康的斯慕圈社群?
- 选择尊重SSC原则的社群
健康的社群应强调安全、自愿、理智,普及安全词、边界设定等知识。加入前观察社群氛围,是否鼓励坦诚沟通,是否包容不同经验水平。 - 警惕社群暴力信号
- 不平等规则:如要求Sub严格验证而Dom免责,或对Sub施加言语羞辱。
- 权力滥用:社群管理以“圈内权威”为名,强制成员服从或接受不合理要求。
- 安全词羞耻:若社群暗示使用安全词是“失败”或“无能”,立即退出。
- 主动学习与沟通
入群后,主动学习BDSM知识,了解SSC原则与安全词的重要性。在社群中坦诚表达需求与边界,拒绝不符合自己意愿的要求。 - 保护隐私与安全
加入社群时,谨慎分享个人信息,避免参与未经充分信任的线下活动。选择如字母社区等正规平台,获取靠谱指导。
灰姐的建议:构建健康社群,远离暴力
斯慕圈的魅力在于信任与自由,但社群暴力(如安全词羞耻、不平等规则)可能让新人迷失方向。健康的社群应是包容的同温层,让每位成员感到安全与尊重。无论是Dom还是Sub,都应以真诚为本,学会使用安全词,勇敢表达边界。
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